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鄭志明教授1980-2011發表的期刊論文

 

鄭志明教授發表的外文論文

 

1.台灣における墓制の現狀と將來,21世紀における墓制の行方,日本東北大學1999

2.Scientific and Cultural Aspect of Folk Medicine
收入Religion and Science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CultextAustralia: ATF Press Adelaidep.81-106),2006

 

鄭志明教授1980-2011發表的期刊論文

1. 列子楊朱篇的意識形態,1980,哲學與文化月刊 7卷 9期
2. 疏導台灣當今祕密教派,1980,鵝湖月刊 61 期
3. 聖之時者 ─ 談孔子對時代的回應,1981,鵝湖月刊 67 期
4. 台灣瑤池金母信仰研究,1984,台灣風物 34 卷 3期
5. 台灣齋教的淵源與流變,1984,台北文獻直 67 期
6. 台灣民間鸞堂儒宗神教的宗教體系初探,1984,台北文獻直 67 期
7. 淺論當今台灣民間宗教研究的態度與方法,1984,台北文獻直 69 期
8. 唐代古文家的天命觀初探,1984,鵝湖月刊第 111 期
9. 左傳災異說探論,1984,鵝湖月刊 114 期
10. 試說無量壽經四十八別願的宗教精神,1984,中國佛教第28卷第12期
11. 唐代永嘉禪師證道歌義理初探,1984,中國佛教 28 卷 6期
12. 台灣無生老母信仰淵源探論,1985,台北文獻直 71 期
13. 從台灣俗諺談傳統社會的處世思想,1985,台北文獻直 74 期
14. 檢驗高中新編中國文化基本教材中的孔孟「根本」思想,1985,鵝湖月刊 120 期
15. 史通在中國文學上的價值,1985,孔孟月刊 275 期
16. 銷釋金剛科儀的義理初探,1985,中國佛教 29 卷 5 期
17. 唐代龐居士的詩偈及其宗教境界,1985,中國佛教 29 卷 11 期
18. 敦煌寫本老子想爾注義理初探,1986,中國學術年刊第八期
19. 台北地區弘化院的宗教體系,1986,台灣神學論刊 8 期
20. 台北地區夏教的宗教體系研究,1986,台北文獻直 76 期
21. 從台灣俗諺談傳統社會的宗教思想,1986,鵝湖月刊第 127 期
22. 莊子內篇「人」的概念探述,1986,鵝湖月刊 133 期
23.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義理疏證,1986,鵝湖月刊 137 期
24. 遊記類鸞書所顯示之宗教新趨勢,1987,中研院民族所集刊 61 期
25. 醉古堂劍掃的社會人格,1987,中華文化復興月刊 20 卷 6 期
26. 菜根譚的社會思想,1987,科際整合學報第 1 期
27. 台灣勸善歌謠的社會關懷,1987,民俗曲藝 45、46 期
28. 灶君寶卷的灶神信仰,1987,民俗曲藝 48 期
29. 太上感應篇的倫理思想,1987,鵝湖月刊 143 期
30. 王爺傳說,1988,民俗曲藝 52、53 期
31. 試論清靜經的「道」,1988,鵝湖月刊 155 期
32. 功過格的倫理思想初探,1989,中國學術年刊 10 期
33. 當今台灣民間鸞書的文學形式,1990,漢學研究8卷1期
34. 唐代傳奇的夢,1991,鹅湖月刊190期
35. 從殘害骨肉事件談基層社會的文化意識,1991,文化評論
36. 關漢卿雜劇的宗教意識,1992,鵝湖月刊 208 期
37. 從「戶蠅蚊子大戰歌」談民間文學的創作意識,1992,淡江大學中文學報1期
38. 山海經的神話思維,1993,淡江大學中文學報2期
39. 從殺害骨肉事件談基層社會的文化意識,1993,鵝湖月刊 214 期
40. 臺灣民間信仰的濟世觀,1994,內政部「宗教輔導論述專輯」
41. 莊子的鬼神觀,1994,鵝湖月刊 233 期
42. 臺灣「新興宗教」的名詞界定,1995,臺灣史料研究6號
43. 臺灣民間宗教的文化意識,1995,歷史月刊86期
44. 末世預言與卯劫觀音,1995,歷史月刊92期
45. 信仰族群與族群和諧,1995,宗教哲學1卷2期
46. 臺灣新興宗教的現象商議,1995,宗教哲學1卷4期
47. 民間信仰與台灣的族群和諧,1995,鵝湖月刊 237 期
48. 民間的養生術與民俗醫療,1996,歷史月利96期
49. 臺灣觀音信仰的現象分析,1996,宗教哲學2卷1期
50. 臺灣民間信仰的多重至上神觀,1996,宗教哲學2卷2期
51. 臺灣善書研究的現況與展望,1996,宗教哲學2卷4期
52. 臺灣媽祖祭典的現象分析,1997,宗教哲學3卷1期
53. 臺灣「宗教教育」的問題商議,1997,宗教哲學3卷2期
54. 唐君毅儒家宗教精神說,1997,宗教哲學3卷3期
55. 論傅偉勳佛教生死學,1997,宗教哲學3卷4期
56. 從傳統宗教生死觀談代理孕母,1997,應用倫理研究通訊(1997.10)
57. 胡適的宗教觀,1997,鵝湖月刊 260、261 期
58. 康有為的宗教觀1997,鵝湖月利267、268期
59. 林清玄學佛散文的教主形象1998,鵝湖月利281期
60. 二十一世紀儒學的社會實踐,1999,文明探索19期
61. 道教的生死觀,1999,歷史月刊139期
62. 臺灣新興宗教的文化特色1999,宗教哲學5卷1、2期
63. 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的神人觀1999,鵝湖月刊285期
64. 儒學的現世性與宗教性,1999鵝湖月刊286期
65. 元雜劇桃花女的婚姻儀式,1999,鵝湖雜誌288期
66. 楊贊儒與聖德寶宮,2000,臺灣文獻51卷3 期
67. 台灣新興宗教的救劫運動,2000,宗教哲學6卷3期
68. 明初張宇初「峴泉集」的生命觀,2000,鵝湖月刊295期
69. 印順的中國古代神話研究,2000,鵝湖月刊297期
70. 《太平經》的養生觀,2000,鵝湖月刊299期
71. 《太平經》的性命觀,2000,鵝湖月刊300期
72. 譚嗣同的宗教觀,2000,鵝湖月刊302期
73. 從《太平經》談道教的生命觀,2000,中華道教學院南台分院學報1期
74. 近五十年來臺灣地區民間宗教之研究與前瞻,2001,臺灣文獻52卷2 期
75. 台灣宗教組織化的困境,2001,宗教論述專輯3輯
76. 涼山彝族「驅鬼經」的人鬼交感儀式,2001,民俗曲藝(2001.5)
77. 從說文解字談漢字的鬼神信仰,2001,鵝湖月刊307期
78. 教育的「聖俗」問題,2001,鵝湖月刊309期
79. 神觀交談-從多重至上神談起,2001,揭諦學刊4期
80. 社區文化的宇宙圖式與神聖空間,2001,鵝湖月刊312期
81. 臺灣西王母信仰的時代意義,2001,鵝湖月刊218期
82. 砂勞越華人社團與宗教互動關係,2001,馬來亞大學《學術論文集》6 輯
83. 台灣民眾宗教信仰的生死關懷與靈驗性格,2001,輔大宗教研究3期
84. 臺灣民眾宗教信仰的生死關懷與靈驗性格,2001,輔仁宗教研究3 期
85. 台灣新興宗教的宗教對話,2001,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1期
86. 民間信仰「合緣共振」與「含混多義」的思維模式,2001,玄奘學報4期
87. 從太上洞玄步虛章談步虛詞的神人交感,2001,中華道教學院南台分院學報2期
88. 台灣宗教團體經濟資源的問題,2002,宗教論述專輯4輯
89. 從靈感到修行,2002,宗教哲學8卷2期28
90. 談臺灣藥籤文化,2002,傳統藝術19期
91. 從《太上洞玄步虛章》談步虛詞的神人交感,2002,道韻11輯
92. 華人信仰心理與宗教行為,2002,鵝湖月刊324期
93. 從唐君毅《病裏乾坤》談儒學醫療,2002,鵝湖月刊328期
94. 巫術文化的哲學省思,2003,鵝湖月刊335期
95. 禁忌文化的哲學省思,2003,鵝湖月刊342期
96. 唐君毅的《人生之體驗》談儒學的生命教育,2003,新世紀宗教研究1卷3期
97. 哪吒神話的生命觀,2003,第一屆哪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98. 敦煌寫卷「患文」的宗教醫療觀,2003,普門學報15期
99. 台灣靈乩的宗教形態,2004,內政部宗教論述專輯6輯
100. 東馬德教會的發展,2004,世界宗教學刊3期
101. 宗教組織的現代化與對治現代化,2004,宗教哲學31期
102. 中國命運觀的文化意識,2004,文明探索叢刊37卷
103. 佛教與基督宗教社會關懷的省思,2004,文明探索叢刊38卷
104. 陳靖姑信仰與法派的宗教形態,2004,新世紀宗教研究2卷3期
105. 敦煌寫卷「亡文」的生命教育,2004,普門學報19期
106. 東南亞大伯公信仰的發展,2004,泉州華僑大學學報
107. 對台灣漢人宗教精神領域的研究,2004,高雄道教學院學報1期
108.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中的宗教觀,2004,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3期
109. 老子的醫療觀,2005,鵝湖月刊357期
110. 「通神」與「神通」的文化意識,2005,文明探索叢刊41卷
111. 人性與安寧療護,2005,宗教與民俗醫療創刊號
112. 《佛說天地八陽神咒經》的家庭禮儀與修行法門,2005,宗教與民俗醫療2期
113. 佛教經典的胚胎生命觀,2005,普門學報29期
114. 藏傳佛教在台發展現況與省思,2005,普門學報30期
115. 台灣靈乩的宗教形態,2006,文明探索叢刊45卷
116. 台灣寺院經濟資源的運用問題,2006,亞細亞民俗研究6輯
117. 《善生經》的生命修持觀,2006,宗教與民俗醫療學報3期
118. 雜阿含經》的瞻病關懷,2006,宗教與民俗醫療學報4期
119. 牟宗三《圓善論》的生命關懷,2006,揭諦11期
120. 從《道法會元》談宋元符籙法派的世界秩序觀,2006,成大宗教與文化學報6期
121. 林兆恩的生命關懷,2006,輔仁宗教研究13期
122. 明代王道淵的性命相混說,2007,鵝湖380期
123. 《周易》六十四卦的生死關懷,2007,鵝湖月刊388、389期
124. 《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的淨土觀,2007,妙林雜誌19卷10、12月
125. 易經六十四卦的生死關懷,2007,中山大學文與哲學報10期126.民俗醫療的養生法,2008,文明探索叢刊52卷(1月)
127.靈魂的生命觀與殯葬文化,2008,宗教哲學43期(3月)
128.「乩示」的宗教醫療,2008,文明探索叢刊53卷(4月)
129.《佛滅度後棺斂葬送經》的斂葬觀,2008,妙林20卷4月、6月、8月
130.浙閩地區的陳靖姑信仰與法派,2008,五台山暨浙江區域道教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4月)
131.台灣儒學的社會關懷,2008,中山大學學報48卷3期(5月)
132.古代起源神話的宇宙論與宗教觀,2008,文明探索54卷(7月)
133.《佛說觀藥王藥上二菩薩經》的淨土觀,2008,《天國、淨土與人間:耶佛對話與社會關懷》北京:中華書局頁7-32(9月)
134.從《道法會元》談宋元符籙法派的世界秩序觀,2008,文明探索55卷(10月),頁19-52
135.東王公與西王母的神性關係,2008,東王公與西王母信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月),頁25-65。
136.《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的禮塔修法,2010,文明探索60卷(1月),11-42
137.乾卦的文化意涵與生命關懷,2009,文明探索56、57(1、4月)
138.北宋蹇昌辰《黃帝陰符經》的生命觀,2009,鵝湖月刊404期(2月),頁36-47
139.道教的生死觀,2009,《在北大聽講座》19輯 (4月),新世界出版社。頁17-33
140.夬卦的文化意涵與生命關懷,2009,鵝湖月刊410期(8月),頁12-26
141.中國民間信仰的宗教密契經驗,2009,亞洲研究59期(9月),頁87-128
142.台灣母娘信仰的在地化發展,2009,台灣王母信仰文化世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9月)。頁97-118
143.傳統宗教的生命體驗與修持,2009,文明探索59卷(10月),頁9-44。
144.《周易》數字的宇宙意識,2009,勵耘學刊文學卷2009年第二輯(10月),頁24-50
145.孔廟文化的生命力,2010,閩南15期(1月)
146.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的生命護持,2010,妙林22卷2月、4月
147.《周易》數字的宇宙意識,2010,鵝湖月刊417期(3月)
148.台灣宗教行政研究的回顧,2010,輔仁宗教學報20期(3月)
149.北宋蹇昌辰《黃帝陰符經解》的生命觀,2010,嘉大中文學報2期(3月)
150.宗教的生命教育形態,2010,文明探索61卷(4月)39-65
151.台灣氣功團體的文化現象,2010,丹道文化36期(6月)
152.《周易》數字的宇宙意識,2010,文明探索62卷(7月)15-49
153.元代鄧錡《道德真經三解》的內丹養生,2010,鵝湖月刊421期(7月)20-33
154.《周易》數字的宇宙意識,2010,《卿希泰先生八十壽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8月,868-883
155.《西昇經》的意義治療與精神療癒,2010,老子學刊第一輯(9月),122-137
156.唐君毅與牟宗三宗教觀的比較,2010,鵝湖月刊423期(9月),25-41。
157.孔廟文化的生命力,《儒風同仰-首屆閩台孔廟保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0,北京:方志出版社,9月,27-31
158.《赤松子章曆》與生死的儀式治療,2010,宗教學研究2010增刊(9月),84-101
159.泰國華人社會與五緣文化,《五緣文化-尋根與開拓》,2010,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11月,342-365
160.台灣多元宗教形態下的宗教行政,《宗教文化多元主義-包容、對話與和平》,2010,台北:政治大學伊斯蘭文明與思想研究中心,11月,181-223
161.《一切如來心祕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的禮塔修法,2010,台灣民俗藝術彙刊6期(11月)
162.明代陸西星的雙修丹法,2010,南華文學學報文學新鑰12期,12月,157-184
163.道教生命禮儀與儀式治療-以《赤松子章曆》為核心,2010,《第四屆宗教生命關懷學術研討會》,高雄:正修科技大學,12月,33-65
164.台灣宗教發展研究的跨文化省思,2011,文明探索64卷(1月)37-70
165.道教的身心醫治與護命-以《洞真太上說智慧消魔真經》為核心,2011,《返樸歸真-第三屆道家與道教養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師範大學(3月)331-364
166.民間善書的形成與教化-以《太上感應篇》為例,2011,鵝湖月刊430(4月)19-33
167.史作檉的生死觀,2011,文明探索65卷(4月)1-44
168.《西昇經》的意義治療與精神療癒,2011,《慈濟大學人文社會學刊》11期(6月)163-186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鄭志明教授的EMAILmingi0055@yahoo.com.tw

arrow
arrow

    輔大鄭志明教授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